资讯中心

  • 01

    五金会

    4月20-22

  • 02

    进口展

    5月6-9日

义乌经济崛起 新兴会展经济的“反哺”效应

来源: 日期:2011年08月31日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中国会展年会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参与最广的会展业理论探讨盛会。本届展会以“激情·创意与会展文化”为主题,有来自澳门、长春、上海、宁波、成都等全国40个城市的近500名会展专业人士参加。
在这届年会上,近年来会展经济异军突起的义乌收获颇丰:义乌市获得“2007年度中国(服务设施)最佳会展城市奖”;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获得“2007年度中国(参展效果)最佳展览会奖”;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获得“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义乌市副市长武雅斌获得“2007年度中国会展十大新闻人物奖”;中国小商品城会展中心获得“2008-2009年度最受会展人关注的展馆奖”。
在金光闪闪的奖杯背后,人们不禁要问:以小商品闻名全球的商城义乌究竟靠什么撑起了新兴的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会展经济究竟对义乌又起到了什么样的“反哺”作用?义乌的会展经济能否持续打造出一张又一张诸如义博会的金名片?
浙中腹地崛起中国第三大国际展会
作为国内第一大国际展会,广交会历来被视为外贸形势的风向标。在去年的广交会上,不少外贸企业的展位前门可罗雀,参展商惊呼遭遇“滑铁卢”。但随后在义乌举行的义博会并没有延续广交会的冷清。已经悄然跻身国内前三大国际展会之列的义博会,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采购商。在外贸形势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义博会缘何逆势而上,保持一贯的活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义乌特有的区域经济不无关系。
义乌的优势在于,经政府引导形成的产业优势,大批特色产业优势企业,聚集形成浙江中部地区的经济高地。服装、袜业、饰品、拉链、毛纺、工艺品、制笔、印刷等各种优势产业,成为义博会发展的基础。
义乌得益于产业集聚带来的市场群的力量:许多产业优势派生出的专业市场集聚在一起,形成规模巨大的市场群,并辅以强大的服务和物流系统。这样,每个市场可以分摊政府因投资市场带来的各种公共设施成本。正是这种产业集聚优势,使得义博会的采购成为源头采购,减少了流通环节,成本比较低,义博会得以源源不断地以较低成本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对客商最大的吸引力。
此外,义博会成功举办的背后,是一条条与国内外市场相连的贸易大通道。吸引国外买家,国际采购商数量大、参会目的明确、下单率高是义博会最成功之举。义博会始终抓住外商组织工作这根主弦,因此,每年来义博会的外商目的都很明确。义博会强大的贸易辐射功能与国内外市场相呼应,使义乌在国内国际都有相当知名度。
同时,义乌会展业以义博会为龙头,带动文博会、消博会、五金会、化洗会等多个国际性专业展会共同发展,每个展会都是专业市场的风向标,以展促贸,推动义乌会展业和贸易互动发展。
市场展会良性互动,会展经济“反哺”效应初现
在义乌梅湖会展中心附近和北城新区幸福水库旁,一个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29.6万余平方米的新国际会展中心正在紧张施工。“这是今年义乌两大重点工程之一,它建成后,义乌室内展位将扩大到7000个。”该工程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程力争在明年义博会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义乌斥巨资再建一个如此庞大的会展场馆,是为了适应逐年递增的义博会参展商需要。然而,义乌市会展管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义乌尝到了“以展促贸、以会展带动区域经济“的甜头。建设新国际会展中心的最终目的,是让会展业更好地“反哺”义乌经济。
 “市而优则展,义乌的展会发端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而展会对市场的发展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义乌市会展管理办公室的施俊勇说,每年的义博会有30%~40%的参展嘉宾是首次来义乌,他们的到来无疑为义乌市场提供了巨大商机。一份义博会的评估报告也显示,有75%的商户认为义博会对小商品市场交易产生了促进作用,这充分说明了义博会“反哺”市场作用显现。
与此同时,义博会也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义乌一批品牌的创立。1995年第一届义博会成功举办后的一年中,中国小商品城中名优产品总经销、总代理商数量,由此前的300多家激增至2000多家,此后,伴随着义乌展会规模、效果的不断扩大和提升,义乌市场的规格、品位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先后诞生了“梦娜”、“浪莎”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义博会首次将品牌概念引入展会,更优化了参展商品结构和参展主体的品质。2007年义乌工商局注册分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义乌注册商标总数已达一万多个。
内外兼修办展会,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展会与义乌市场形成的国际商贸业,推动了义乌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施俊勇说,不少义乌商人通过博览会结识外商,并借此将自己的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他说,不少外商也是通过义博会认识了义乌,并把义乌当成了在华采购商品的首选之地。义博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至2007年,义博会国外买家数量和美元成交额呈逐年增加态势。其中,国外买家已从56.68万人增加170.11万人;美元成交额从2.58亿元增加到9.8亿元。这无疑成了义乌市场的出口贸易增长巨大的推动力。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8家国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高达60%以上。义乌拥有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及5个专业货运市场,开通250多个大中城市货运业务、5条铁路专列、20余条航线,有国内外货运经营单位6000多家,全球20强海运集团有8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义乌海关日出口标准集装箱高达2500个。在国际化浪潮下,国际小商品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大量涌入义乌。义乌国际商贸城共有300余家境外企业入驻。年出口商品达40多万个标准集装箱,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关。日均20万的客流量,构成庞大的买家群体;浙江乃至全国轻工业制造基地同义乌10万多家日用品生产企业的经销商,构成了庞大的卖家群体。
随着义乌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义乌外商投资企业也不断增加。据市工商局注册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义乌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累计已达600家左右。
产业联动见效益,会展业带动三产发展
会展业不仅给义乌的市场和制造企业带来了直观的经济效益,从产业带动效益上讲,它也推动了义乌商贸、旅游、住宿、餐饮等多种产业的共同发展。酒店业便在义乌会展经济的辐射范围之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义乌一些酒店也正是依托会展经济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义乌锦都酒店曾经多次接待过义乌一些大型展会的重要嘉宾,该酒店总经理助理周淮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依托义乌不断壮大的会展业,“锦都”形成了以会展接待业务为主的经营特色,并将其做精做优,最终在义乌群雄逐鹿的酒店业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在今年的第十届义乌住宅产业博览会上,义乌一家名为“展翔”的广告设计公司为义乌一家参展的房地产企业设计制作了展位。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公司平时替一些商户设计、装修商铺,收入并不多。但“永不落幕”的义乌展会,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商机。他们公司目前以展位的设计制作为主营业务,会展经济对公司效益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2005年义乌举办“义乌会展财富论坛暨2004年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颁奖盛典”,一些来自香港、澳门地区的会展界精英参观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后也感叹:“以前只是耳闻,今天亲见,义博会对义乌城市发展的贡献着实不小。”
“可见,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义乌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义乌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信息显示,到2007年底,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7233万元增加到215.14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1.2%提高到51.2%,三大产业已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
大好形势下的冷思考,专业性展会仍须做精做强
尽管义乌会展业对义乌经济的“反哺”效应日益明显,但是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义乌的小型专业性展会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财经观察者向记者透露,义乌部分小型会展存在急功近利、招商不到位、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现象。
记者在走访今年义乌家居产业博览会和义乌汽车用品配件博览会时也发现,一些外地参展商对这些展会存在一些微词。台州艾特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今年义乌的汽车配件用品展会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效益,订单自不必说,由于参展嘉宾较少,他们展示产品的目的也没有完全达到。”
有业内人士将今年部分小型展会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责任归结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专业性展会不仅起到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起到了展现城市相关产业实力和形象的作用。此类展会的组委会应根据经济气候,为展会定好位,并因势利导、调整展会的营销策略,实现展会应有的价值。否则,这些展会的作用将适得其反。
        他们认为,眼下全国专业性展会业迅速发展、同质化竞争日趋明显,一些产业基础薄弱、辐射效应并不明显的展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遭到淘汰。而一些在义乌甚至金华地区具有强大产业基础,但并未做精做强的专业性展会,则应积极借鉴广州、德国等国内外地区举办专业性展会的经验,克服自身不足,率先在所属行业内扩大影响力并站稳脚跟。只有这样,展会才有望在日后充分发挥其带动效应。

展会动态